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中医科普丨春分经络穴位保健按摩

穴位保健,健康之道

古人言:“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为天地之间阴阳平衡、昼夜均分的特殊时刻。在此时节,恰如古语“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光温暖而柔和,不似寒冬那般凛冽。柔柔的春风吹过,带着丝丝暖意,轻拂脸颊,仿佛母亲的手,温柔而细腻。稀疏的草木开始抽出嫩芽,鲜花陆续绽放,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分时节,气候变幻,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细雨绵绵。阳光和雨露带来了新生,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渐入佳境,此时手阳明大肠经与春分的气息相契合,保健手阳明大肠经,可辅助人体顺应自然,调和阴阳。

一方面,保健手阳明大肠经能够提升体内阳气,促进气血流通顺畅,缓解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的肩颈疼痛、手臂麻木等不适症状。另一方面,手阳明大肠经与人呼吸、消化功能息息相关,养护手阳明大肠经,能够增强机体的排泄排毒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手阳明大肠经还与人的情绪相关。春分,昼夜均分,即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相等,达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体现在人们的心情上,此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能够身心同调,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春分时节,人们往往容易感到烦躁、易怒,这正是阴阳失衡的表现。此时保健手阳明大肠经,则有助于调和情绪,使人心情愉悦,精神焕发。


手阳明大肠经循经图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释义:手阳明大肠经自食指桡侧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两骨(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之中(阳溪),沿着前臂桡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曲池),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肩髃),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然后向前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入属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过来挟着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上挟鼻孔两旁(迎香)。


春分穴位保健

商阳穴

【位置】

位于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做法】

一手拇指指腹按压商阳穴,每次持续5-10秒,反复数次。力度要适中,以感到酸胀微痛为宜。

【功效】

商阳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穴,按摩此穴能够清热解表,开窍醒神。缓解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气血运行不畅问题。



大椎穴

【位置】

位于人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做法】

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大椎穴进行温和灸,每次灸10-15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功效】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是人体内阳气交汇之处,具有调节阴阳平衡、振奋阳气的作用。艾灸大椎穴可以调和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还能够振奋阳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此外,大椎穴还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缓解颈肩疼痛、头痛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迎香穴

【位置】

位于人体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做法】

用一手食指指腹点按迎香穴,每次点按30-50次。点按时要保持一定的力度和频率,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功效】

迎香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等作用。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部气血流通,缓解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鼻部不适。还可以调和气血,疏散体内风热邪气,清热解毒,缓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此外按摩此穴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肤色,增强皮肤弹性,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注意事项

1.孕妇、术后康复者或其他特殊情况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保健。

2.按摩穴位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其他不适,有皮损的部位不宜进行按摩。

3.如果在保健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的情况,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医师。


春分气候温暖又多变,让我们共同关注手阳明大肠经的保健,以更好的面貌拥抱春天!

END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张楚笛 沈潜
   编辑:王湾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