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时人体处于一个“复苏”的状态,各种病毒和细菌也相对活跃,人体比较容易感染细菌病毒而致生病。
在惊蛰节气期间,我们需要注意几个疾病的预防。
民间常说: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
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家都注意保暖,反而不容易感冒。但是到了惊蛰时期,感觉天气有点暖和了,就开始减去衣物。气温回升是较快,但时不时的还有冷空气南下,这时就会出现倒春寒,这反而是感冒的高峰期。
所以大家不要太着急换上春装,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来增减衣物。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早晚穿个披肩,避免受到风寒湿气的侵蚀,预防感冒。
惊蛰以后,也是流行性疾病高发的时期。比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等。
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多开窗。体弱多病的人,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最好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
各种春季皮肤病在这个时节达到了高峰期。像湿疹、荨麻疹、还有由于春季花开导致的花粉过敏情况开始大量出现。
所以这类人群这段时期要注意做好皮肤的保湿和防晒,容易花粉过敏的人最好能够了解自己对什么花过敏,主动避开过敏源,出门踏青前要准备好抗过敏的药物。
除了容易生病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困扰着我们很多人,就是春困。造成春困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天气转暖,或者人体血管扩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还和这段时间湿度相对高于冬季有关。
因为惊蛰时期正处于阳气升发的状态,体内的阳气不足时,湿邪就容易侵犯人体。湿邪困脾就易出现疲倦乏力、精神难以集中的情况。尤其到下午,或者中午吃完饭以后,就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
医学上认为,春困是春天气温回升而导致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而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升温最快的一个节气,因此春困会更加明显。
很多人认为困了多睡就不困了。其实这个理解是不太对的,过多的睡眠,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因为睡太多了,就会抑制我们身体阳气的生发。这时候,人就会变得更加的困,就是常说的越睡越困。春始动,春天是生发的一个季节,不再是冬藏的状态了,需要动起来了,我们应该顺应春天的生发状态。建议先忍忍困意,活动活动身体,这个状态就会过去,不要因为春困打乱自己的生物钟,动起来舒展筋骨,也可以更好的激发我们的阳气。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惊蛰节气最好的日常养护方法就是,保证睡眠(晚上22点入睡,早上6点起床)、慢步缓行。这样可以使人精神愉悦,身体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