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渐渐离去,迎来了春天的脚步。此时春雨绵绵,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复苏。然而,雨水时节气温多变,湿度增大,容易引发一些身体不适。因此,在这个节气,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身体保健,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陈希夷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气运及其与人体经脉的对应关系,自创“二十四气坐功导治病”功法,讲究“以时行动,以经治病”,即按照不同的季节,练习不同的功法,调节相应的经络。
雨水节气,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适合练习雨水正月中坐功。
动作要领
双腿盘坐,交叠双手,双手按住左侧小腿近膝盖端(区别于立春正月节坐功双手按在大腿上),慢慢转头向右后方,双目向后看,双臂伸直按压腿部,同时吸气,转腰及背,至极致。右式同左各15次。再回复正坐,做叩齿、吐纳、漱咽的保健。
注意做该法导引时,是通过腰部和肩背的转动,带动相关部位经络和气血的运行,本式练习时应动作和缓。
在这个节气里,人体对湿气的敏感度会增加,因此多数人容易感到身体沉重、关节僵硬等症状,本功法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湿气的侵袭。
雨水节气的到来,往往使人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影响,本功法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人体的郁闷感和低落情绪。
如咽喉痛、耳聋、汗出、目痛、颊痛等。
雨水推荐琴曲:《春晓吟》
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春回大地,“寒风飞雪”渐渐远去,勃勃的生机充满大地,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聆听古曲《春晓吟》,不仅是一种愉悦的音乐享受,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着许多益处。
《春晓吟》属中国古琴名曲之一。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统》。表现了春之欣欣向荣的景象。全曲韵味绵长,颇具琴味。《二香琴谱》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
坐功时听此古曲可以帮助我们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泻,兼有助心、疏脾、和胃的作用。音乐的振动和旋律也可影响经络气血的流通,有助于身体各部位的和谐协调。春季是木性之季,与肝脏相应,肝主藏血,调畅情绪。通过聆听此古曲,也可以帮助我们平抚情绪,舒解紧张,使人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