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北京中医药学会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北京中医药学会”进行关注
谈起滋阴补肾,首先想到的就是六味地黄丸,认为其滋阴补肾力最强,但“一山还有一山高”,六味地黄丸并非纯补之剂,它的滋阴补肾之力还弱于一方,那就是滋补肾阴之名方-左归丸。
左归丸出于明代医家张景岳之手,他在《景岳全书》中写道:“左归丸,治肾虚腰痛,真阴不足,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经血自充。”此方特点在于“阳中求阴”,另辟蹊径,并不单独补阴,还选用补阳药物,补阳同时间接补阴。张景岳此用药特点正是受到了“阴阳互根互生”理论的启发。“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素灵微蕴》),阴阳两个方面不可分离。
要问其为何取“左归”之名,可以从《类经图翼·十二脏脉候部位说》中得到答案,其曰“后世诸贤以左尺为水,生左肝木,木生左心火;君火类从于右尺而为相火,火生右关土,土生右寸金而止,甚属有理。”也就是说,肾中之元阴,在于左;肾中之元阳,在于右。所以将补肾阴之方取名左归,以表达元阴归于左肾之意。
左归丸共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8味药物组成,它是由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和张仲景的《金匾要略》八味丸化裁而来。如《医学举要》卷五言中写道“左归宗钱仲阳六味丸,减去丹皮者,以丹皮过于动汗。阴虚必多自汗、盗汗也;减去茯苓、泽泻者,意在峻补,不宜于淡渗也。方用熟地之补肾为君;山药之补脾,山茱萸之补肝为臣;配以枸杞补精,川牛膝补血,菟丝子补肾中之气,鹿胶、龟胶补督任之元。虽曰左归,其实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也。”方中八药合用,起到了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用,主治真阴肾水不足证,药物阴阳俱用,寓阳中求阴之意。
左归丸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加减制裁之方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多类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实验研究还表明左归丸有延缓衰老、修复神经系统损伤、调节内分泌免疫、改善骨代谢及促进生殖发育等作用。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撰稿:王彬 冯隽龙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