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国副院长团队在市属医院中率先对北京市DRG付费试点医院与非试点医院进行付费试点前后的对照研究,确定DRG付费过程中的两率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质量监测指标,通过试点前后的各类医疗数据监测,试点医院并未发生医疗不足的现象,也未发生首页高编码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违规现象,实现患者、医院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三赢的局面。
首次使用北京市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的病案首页数据,利用DRG分组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病种,科学建立数学模型和模拟运算,制定了4种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改革模式和18个中医付费病组的模式,并向中医管理部门和医保支付部门进行政策决策建议。
刘红旭主任代表项目组出席了颁奖仪式。这是继2011年心血管科“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多中心十年质量管理及其动态信息监控”项目获得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后,我院再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缺血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和心源性死亡首要病因。刘红旭主任率领的心血管团队在深入挖掘医院多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基础上,逐渐形成益气逐瘀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学术理论,开发出代表方剂参元益气活血胶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撑下,经过20余年的研究探索,从临床研究(人),到活体动物(猪、大鼠、小鼠、斑马鱼)、离体心脏组织、心肌细胞、细胞器(内质网)、蛋白和基因水平,系统揭示了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全事件链的心肌保护作用。依托项目的不断滚动,推动国家重点学科/专科不断发展,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深入传承。研究成果形成行业专家共识及优势病种诊疗常规,已辐射至国内多家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