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编委导读】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西医常规治疗以多学科为主导,早中期以根治性手术或加辅助化疗或放疗为主,晚期以化疗联合靶向或免疫治疗为主。尽管西医规范化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仍有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化疗过程不良反应难以耐受、化疗完成率低下、晚期生活质量低下、总生存期有限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结直肠癌的治疗全过程,针对西医各治疗阶段发挥辅助或主导作用,但中医缺乏高质量的科学依据支撑,缺乏统一的专家共识或指南。因此应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真正的中西医融合,使患者得到最优的治疗策略。探索建立和完善中西医临床协作诊疗模式,对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意义重大。
本专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杨宇飞教授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学术带头人李萍萍教授牵头,依托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肛肠科、信息科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形成“结直肠癌的中西医临床协作诊疗”专题,重点围绕西医临床医师关切的问题以及临床面临的难点和瓶颈深入开展中西医协作技术攻关,从研究述评、专家意见、诊疗指南、临床研究、机制探讨、大数据预测模型、文献研究等方面全面总结中西医协作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为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专病的诊治能力和水平,将中医院成熟的结直肠癌中成药使用常规和中西医结合方案向西医综合医院推广,项目制定了结直肠癌系列中医指南。其中《结直肠癌化疗期中医诊疗指南》一文,规范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期间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全面检索中医药缓解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证据,解答了临床医师迫切关注的问题。《结直肠癌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意见》一文规范了中药在结直肠癌疼痛治疗中的合理使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诊疗指引。
为凸显中医药治疗疗效,提供科学严谨的临床证据,项目围绕结直肠癌诊治全流程展开系列研究。《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一文围绕结肠癌围手术期展开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结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优化方案安全有效,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排气功能的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根治率,但骨髓抑制较为常见,《健脾补肾序贯方减轻结肠癌辅助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一文针对化疗期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设计方法,发现健脾补肾序贯方可减轻结肠癌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造血生长因子分泌而发挥抗骨髓抑制作用。《健脾益气法治疗结直肠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知识图谱分析》一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揭示健脾益气法治疗结直肠癌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动态。为进一步推广结直肠癌中西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力建设水平,完善医院肿瘤患者管理(MDT 管理、手术管理、个案管理),实现智慧医疗建设,通过两院信息科合作,建立了科研信息化平台,《基于私有云平台搭建智慧化结直肠癌诊疗预测模型探索》一文基于院内智慧化私有云平台,针对构建的结直肠癌中医预测模型以及结直肠癌临床决策体系进行了阐释,有效提升肿瘤患者治疗周期内的临床管理及科研质量及安全,有助于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应用及推广。
本专题文章是第一次由中西两家医院临床专家针对结直肠癌单病种开展合作设计、完成,形成中西医专家均认可的结直肠癌诊疗方案,是中西医融合的尝试,其意义深远。述评文章 《结直肠癌中西医临床协作管理模式实践与展望》从项目的整体设计、中西医治疗优势与不足、最终成果等多个方面总结,展示该项目的实施过程,揭示结直肠癌单病种中西医协作模式,以期为其他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模式提供借鉴。
来源:北京中医药杂志
编辑: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