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文章推荐丨中医护理技术优化和创新

【执行编委导读】中医护理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流程,成为中医药综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指出要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部署,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挥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按照《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护理学科以“学科建设是龙头,研究方向是关键,学术梯队是核心,上定框架下完善”为原则,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大局,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护理优势领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公共项目为导引,坚持创新驱动、优势突出、开放协同的理念,加快高水平中医护理科学研究,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供给对接临床及社会健康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科技创新获得感。

中医护理技术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是中医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特色优势的抓手,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专题刊出的《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一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中医护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医护理人员应努力发挥创新精神,围绕中医护理技术展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并与多学科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合作,是今后中医护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鼓励从源流、内涵、施术要点、人员管理等层面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研究,实现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的再优化。《优化版中药热熨敷技术改善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将中药热熨敷技术细节进行优化,对癌性疼痛症状有明确的缓解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同艾灸灸距和时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一文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艾灸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艾灸的最佳灸距及时长,同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鼓励对有疗效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通过总结古今临床经验、开展系统文献分析、探讨作用机制等,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危重症患者高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探索》一文通过对中药溻渍疗法进行溯源,并将其用于干预危重症患者的高热症状取得较好的效果,扩宽了该项技术实施的范围。鼓励运用新方法(如结合现代化技术等)、新模式优化技术应用流程、研发技术集成产品,形成一系列能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或效率的创新方案或集成产品。《循筋解结走罐法应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一文将“经筋理论”与中医特色技术走罐相结合,对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本专题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护理学科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研究,以中医护理技术优化和创新为着力点,文章涵盖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施术、中医传统疗法创新应用、实施优化版中医护理技术进行症状管理、中医护理技术关键环节量化指标研究等内容,以期为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创新发展及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启发和思路,从而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内涵建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引用本文: 

[1]石福霞.中医护理技术优化和创新专题执行编委导读[J].北京中医药,2023,42(2):127.

[2]郭敬,陈丽丽,陆镇涛等.中医护理技术研究现状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2023,42(2):128-132.

[3]王玉慧,郭敬,陈扬等.优化版中药热熨敷技术改善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3,42(2):133-136.

[4]田婧,曹艳霞,邢亮等.循筋解结走罐法应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3,42(2):137-139.

[5]张兵,孟思璠,石福霞等.中药溻渍技术干预危重症患者高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探索[J].北京中医药,2023,42(2):140-142.DOI:10.

[6]李松梅,赵彦春,赵娟等.不同艾灸灸距和时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2023,42(2):143-145.


  来源:北京中医药杂志
  编辑:崔茜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