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权威发布|新冠疫情心理援助中医调适手册,点击咨询专家



前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 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据2020年6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正处于“新的危险阶段”。截至目前6月2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9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46万例。

  经过第一阶段的全力奋战,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初步展开。但就在6月11日,北京市连续50多天无新增病例的局面被突然打破,从11日至22日共11天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7例。北京疫情的反弹令人猝不及防,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冠状病毒“有可能永远不会消失”,不要试图预测冠状病毒会持续传播多久,并呼吁全社会“做出巨大努力”来克服它,重要的是,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可能将与新型冠状病毒长期共存。

  伴随着疫情反弹而来的,是又一波的“恐惧浪潮”。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断增长的确诊和死亡病例,公众紧张、焦虑、恐慌的情绪,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被破坏的日常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困扰。我们可能不经意间就会问自己,在“新常态”下,如何提升自己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假设我们将与该病毒较长期共存,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尤其需要全方位心理层面的储备与建设:增强与不确定性共存的能力。

  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我们也可能会持续地担心:

  ◎留学无望 / 校招受挫;

  ◎害怕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来应对可能的失业、病痛等问题;

  ◎万一自己感染病毒怎么办,家人朋友会不会也有被感染的危险;

  ◎时不时地感觉到心慌,但不确定这种慌张从何而来;

  ◎日常生活再次被打乱,想起了被隔离时的烦躁和不安;

  ◎疫情反反复复,使本就不安的内心,变的越来越糟;

  ……

  心理学家认为,进入大脑的每一个想法,最终都会在身体中找到一个承受负担的地方。我们在危机中的心态,往往影响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的想法就是所能控制的最有力的东西。因此,及时有效的针对疫情应激的心理指导尤为重要。

  中医学将新冠疫情应激之下出现的紧张、焦虑、失眠、抑郁等情绪变化称为七情反应。七情反应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当压力持续存在,七情反应过度,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并对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时,则属于七情过极。七情过极时不仅对情绪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还可出现各种躯体性症状,严重危害个体心身健康。因此,针对疫情全球持续蔓延,国内局部波动的情况,过度应激导致的心身问题,应高度重视,需要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鉴于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疫情中人们常出现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或伴有失眠、躯体不适等,特编制此《新冠疫情心理援助中医调适手册》,旨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及在情志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为缓解疫情之下公众的过度心身反应提供有效指导。同时,手册采用问答形式,简明易懂,答疑解惑,提出示范,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希望手册能成为缓解公众疫情之下的恐慌状态的“及时雨”,伴随读者共同度过疫情笼罩之下的心理阴霾,以阳光心态和积极行为在常态化疫情中正常学习、工作、生活。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来源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北京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人之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