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北京中医药学会历史沿革(连载一)

在北京中医药发展的历程中,学术团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主要分为4个阶段:

1.初创和奠基阶段(1950~1955年)

1950年5月,北京中医学会成立。学会为北京中医的恢复与发展奔走呼号,呕心沥血,先后做了6 件大事,从预防、针灸、医疗、科研、出版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为北京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会初期发展阶段(1956~1966年)

1956年,北京中医学会加入北京市医药卫生联合会,以后医联改名为北京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市卫协是卫生局直接领导的社会团体,北京中医学会是其属会之一。1961年北京市卫协撤消,北京中医学会独立,同时成为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团体之一。1956年~1966年期间,北京中医学会就中医的特色学科开展了多次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和总结推广活动。

3.学会被撤销阶段(1966~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北京中医学会被迫停止一切活动。

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2月,根据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卫生局的指示,北京中医学会恢复活动。

4.学会迅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北京中医药学术团体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1979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成立;1981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以及北京分会成立;1985年11月,中国针灸学会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分出正式成立;1987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1988年4月,北京针灸学会成立;1997年11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医药学术团体的旗帜下,集结着灿若群星的中医药精英。他们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力军,其发展潜力和空间无比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