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农业是固国之本,而中医药可固本培元。中医药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紧密,道地药材从田间地头到患者的各个环节关乎药品品质和安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与推进乡村振兴并肩同行,应积极抢抓机遇,进一步发挥中药材种植、文旅产业发展等中医药产业的杠杆作用,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同时,实现中医药的守正创新。
中医药种植业助推人民增收
中国幅员辽阔,中医药资源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种植条件的差异孕育出各地上乘的道地药材。近年来,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使中药材种植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具特色的中医药种植业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乡村注入了更多活力。如重庆市复平镇小山社区作为重庆市级贫困村,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大面积发展了石菖蒲种植产业,带动农民将其建设成现代化新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帮助农民自力更生,走上增收致富之路,还有效保障了中药材的供给渠道。
中医药生态产业助力山水常绿
中药材产业是中医药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战略资源。发展环境友好型现代化、高效的中药材产业,将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例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所创设林下湖北贝母生态种植基地。通过实施“厚朴-湖北贝母套种”模式,该基地高效产出了一批生态级优质中药材等绿色产品。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使生态中医药种植成为常态,还营造了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践行了“不负山水常绿”的生态农业宣言。
中医药文旅助益乡村文明和谐
现在,许多中药企业、中药博物馆、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膳养生馆、药用植物园等场所均积极利用自身突出的中医药特色元素大力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随着中医药产业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多样,其产业融合发展方向逐渐延伸至旅游、健康小镇甚至田园综合体等各类形式。中医药特色健康小镇、文化街、度假村的成功建设,无不体现了其在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上的丰富经验与成熟模式。走上快车道的中医药文旅产业将深化大众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的理解和践行,对乡村的乡俗、乡风建设发挥深远影响。不仅激发了农民群体思想观念与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的发展观与道德观的有机统一,还有益于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是成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一环,将为中国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互补互嵌以及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通过中医药产业这一发展“抓手”,拓展中医药全产业链,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能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