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中医药,因其特色和优势,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大有可为。
树立中医药健康观念,培养科学养生习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健康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状况。
树立正确的中医药养生观念,养成科学养生习惯,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时期,人类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都处于初始阶段,这个时期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进行中医药养生的启蒙教育,将事半功倍。懵懂的年纪学习中医药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我们可以借鉴《弟子规》的经验,将中医药的养生知识和治病小方,结合日常生活和名人典故编写成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中医药三字经。熟记之后,幼儿在日常行为中能联系所背诵的内容,自然而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为。
重视对各类基层中医药养生人才的技术培训
当前,各种中医药养生馆遍地开花,中医药养生技术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方面非常受欢迎,尤其是推拿、艾灸、拔罐等,在改善亚健康,提高群众体质方面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时间过短,培训人员不专业,养生知识和技术不过关,影响了中医药的形象,甚至出现了一些危害群众健康的情况。这些问题使不了解中医药的人错误地认为中医药没有疗效,排斥中医药。广大社区和农村里使用中医药技术的人员也存在相关问题。要让群众相信中医药,爱上中医药,必须树立中医药的良好形象。重视对各类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技术培训,让他们用优质的技术和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中医药才算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才能实现。
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和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中医药服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可着力打造“快速医疗卫生服务圈”,不断提高和完善社区各项医疗设备,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让基层健康医疗服务向高水平、高质量升级,使每个家庭都能享受中医药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加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政策规约
中医药本身的责任和使命,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始终紧紧围绕着治病救人、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增进健康这一医学目的,不能背离这一发展方向。一旦背离,必将危害人民健康,危害社会。当前,中医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商业资本不断涌入养生市场,义利矛盾逐渐凸显。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加以引导,用政策法规加以约束,方能始终坚持用仁心仁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
重视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技术优势、理论优势,全面融入百姓生活,有助于人民树立健康观念,提升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作贡献。(周延龄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编辑: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