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一师亦友》节目对话刘清泉: 中医不是慢郎中
发布日期:2021-12-01 17:54:42
浏览次数:517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多年来,刘清泉一直工作在急诊临床一线,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首都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贡献奖”、“中国医师奖”等荣誉。
对于刘清泉来说,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段时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奔赴武汉。面对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接踵而至的诸多问题,他与张伯礼院士提出将中医药引入新冠肺炎治疗,并提议建成中医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两人也成为了当时整个医疗界最闪亮的中医搭档。作为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院长,刘清泉日以继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直到去年3月10日休舱,他所负责的医院实现了“三个零”:患者零转重症、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中医药的疗效和价值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刘清泉也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传承的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更是现代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音乐治病的想法,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自于刘清泉最初学中医时的文化实践。1987年,21岁的刘清泉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被分配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学习期间,刘清泉跟随中医启蒙老师,在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也传承了其古琴技艺。刘清泉1965年出生于河南的一个乡村,当初为什么选择当中医?刘清泉坦言:“小时候,我生病了就吃乡村医生开的中药。无论是急症哮喘,还是感冒发烧,中医都能治好。长大以后做个中医先生的想法就这样在心里扎下了根。” 大医精诚,如今刘清泉每天还在争分夺秒地出诊看病,为治病救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顾不上吃饭,牺牲了休息。这位年过半百、悬壶济世的名医给自己的微信取名“糖果小中医”,他希望中药不但对人有帮助,更希望大家觉得中药没那么苦,还能有一点点甜,中医不但能治病救人,更能抚慰人心。以中医为志业,刘清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源:BRTV一师亦友微信、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
编辑:陈艺璇
审核:杨娜 韩偎偎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