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7月中旬,察哈尔盟一个村子里,先后有4个人突然发高烧、打寒颤并伴有剧痛,其中3人死亡,两天之内村里另有多人死亡。一位商人经过这个村子后到另一个村子,两天后也突然死亡。一个名叫赵银虎的人,从这个村跑到隶属张家口的康保县北沙城村找熟人孙永福,只吃了一顿饭,孙永福全家就被传染,一家7口人全部死亡。自此,张家口的疫情蔓延开来,到10月26日已死亡75人。后经调查发现,这就是肺鼠疫。
1949年10月下旬,中央政府接到察哈尔省发生肺鼠疫疫情报告,毛泽东当即作出批示,周恩来连夜召开政务院紧急会议。
张家口直线距北京不过200公里,对疫病来说,就是咫尺之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药品不足,防疫力量薄弱。时任天坛防疫处处长的著名医学科学家汤飞凡接到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贺诚的指示,要求他立即参与防疫疫苗研究。刚刚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汤飞凡,选择了当时国际上最安全的“E.V”鼠疫无菌毒株进行研究。他根据多年经验,大胆建议试验与生产同时进行。没有隔离实验室,他便在贴了瓷砖的厕所里放几口水缸,缸底下放石碳酸,石碳酸上架老鼠笼子,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眼镜,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疫苗试验并开始批量生产。
随着北京、天津、东北地区的医务卫生人员星夜赶赴疫区参加防疫,察哈尔省各项防疫措施,包括中医药的运用,加之天坛防疫处赶制疫苗的接种和苏联疫苗的及时运到,察哈尔疫区及相邻地区的人都注射了疫苗。到12月初,这场鼠疫被彻底扑灭。
来源:首都中医
编辑:王许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