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党史中的医药足迹⑥:白求恩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8年,白求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支持抗战。他在抗日根据地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坚持把自己的战斗岗位设在战场最前沿,亲自为千余名伤员施行手术。他主张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他曾对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不是为生活享受而来的,什么热咖啡、嫩牛肉、软绵绵的钢丝床,这些我早就有了,但为了理想,我都抛弃了”。他曾写信给毛主席:“我谢绝每月100元生活补贴,军区已提供我衣食需要,我不需要钱,请将这笔钱用于前线更需要的地方。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在手术中被细菌感染,不幸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写下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号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向白求恩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8年9月,在白求恩的倡导下,八路军创建了一所拥有较好病房、较全设备和较正规工作制度的模范医院。医院落成之时,正值世界和平会议闭幕,故又称“国际和平医院”。


1940年1月5日,为纪念白求恩,模范医院被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院迁至河北省唐县葛公村,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柯棣华(1910-1942)任首任院长。白求恩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柯棣华,他立志向白求恩学习,继承白求恩的事业。他曾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太伟大了,我要为之奋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病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生命践行了曾经许下的诺言。



  来源:首都中医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