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党史中的医药足迹②:中央苏区时期的医学教育及健康保障

中央苏区是共和国的摇篮,也是我党医学教育的摇篮。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成立,1933年3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8月迁至江西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把“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作为卫生学校的办学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坚持从战争需要出发,坚持从部队实际出发,坚持工农阶级路线和艰苦奋斗精神等原则办校办学,学制为1年(其中包括5个月临床课和2个月实习)。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有300张病床,在当时的中央苏区,该院设备最好,有X光机和化验设施。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后发展为中国医科大学。



由于当时地区分散且交通不便,不能进行广泛的医学科学研究和学术经验交流,只能通过卫生报刊和医药书籍的编辑出版,指导苏区和红军队伍的卫生工作。1931 年秋,总医院印发出版《健康报》,主要报道卫生行政情况和交流技术经验。长征后因战斗频繁且发行困难而停刊。1946 年,《健康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复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报社迁到北京继续向全国发行。


卫生运动纲要


由于当时中央苏区所在的赣南、闽西地处亚热带,山高林密,细菌易于滋生,而且当地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百姓缺乏近代卫生科学知识,所以历来是疫病的多发地区。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瘟疫蔓延,苏区高度重视民众防疫工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防疫卫生运动。


1932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发表第2号训令,提出防疫卫生运动的八条规定,把卫生运动列为加强和巩固阶级斗争力量的主要方面。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卫生运动纲要》,明确指出: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要注意解决工农群众切身痛苦,污秽和疾病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苏区政府还通过张贴标语、出墙报、组织宣传队、表演卫生娱乐节目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疫知识,进行卫生防病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要同疾病作斗争》


要同疾病作斗争,大家就要讲卫生,

假使卫生唔讲究,灵丹妙药也闲情,

病痛多哩真苦辛。

公共卫生要实行,扫除污秽莫留停,

吐痰便溺莫随便,消灭蚊子并苍蝇,

包你疾病冇兼身。

  来源:首都中医

  编辑:王许

审核:杨娜  监制:邓娟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