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特别关注 | 【时评】医疗卫生强基,中医药大有作为

图片

一项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实施,再次给予中医药大有作为的机遇。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对今后若干年的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总体要求中专门提出“中西医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主要任务中单列一项“加快中医药在基层使用推广”,必将极大推动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对照方案中详细内容,思考中医药可以发挥的作用,从大卫生、大健康的全局视野审视,中医药绝非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补充选项”,而是破解基层健康服务痛点、夯实全民健康基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力量”。

在预防方面,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施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能为老年人定制四季养生方案,帮助居民重塑健康观念;走进校园的中医药课程,既能帮助青少年筑牢体质根基,又能“润物细无声” 地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推广,更让百姓在生活中就能运用,从源头降低疾病发生率,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注入“预防为主”的理念,让《方案》“基层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和医防融合” 的目标落地见效。

在疾病治疗方面,中医药与西医药可协同作战,破解基层医疗的难题。基层医疗面临优质医疗资源匮乏、重大疾病救治能力薄弱的挑战,而中医药医疗手段丰富且不过度依赖大型医疗设备的优势,能与西医药形成“1+1>2”的协同效应。《方案》提出“强化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更能通过整体调理提升生活质量;在妇科、儿科等基层刚需领域,中药方剂、小儿推拿因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西医协调发展”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疾病康复方面,中医药的核心作用可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降低社会医疗成本的得力抓手。《方案》要求“强化老年健康促进,持续推进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而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丰富的康复适宜技术正具备“简便验廉”优势,康复服务可以从“医院内”延伸到“家门口”,既减轻家庭照护负担,也为基层医疗体系节省大量资源,且可显著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方案提出的医保支付优化与数智化建设,更为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插上“双翼”,让全民健康的蓝图在基层落地生根。医保支付向中医药倾斜,引导更多患者选择中医药服务,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可帮助中医医疗能力不足的基层医生提升辨证准确率,惠及广大百姓,远程中医平台也能让偏远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中医资源。

医疗卫生强基,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能让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更具韧性与活力,也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辑:乔雨园
审核: 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