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深度聚焦 | 雨+热!“闷蒸”继续,三步摆脱缠人湿热

图片

近日多地频遭暴雨袭扰,暴雨水浸与高温交织,形成威力倍增的“湿热双煞”,湿邪极易顺着毛孔入侵,潜伏人体,它不像中暑那般急迫明显,但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加深远绵长。科学祛湿是暴雨后守护健康的当务之急。

图片
为何暴雨后的湿邪反而最可怕?

暴雨后大量积水蒸发,空气湿度急剧上升,为湿邪滋生蔓延创造了绝佳温床。再加上人体为了散热排汗,毛孔腠理会相对开泄,此时湿邪更容易乘虚入侵。

湿邪作乱,常以“暑湿”、“湿热”两种面貌出现,但它俩不是一码事,分不清可能走弯路。

暑湿:夏季特有“急性子”,与外界环境气候因素相关,症状来得急,比较容易调理,常见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老人儿童,有慢性基础病、肥胖、嗜酒人群更易在夏季招致暑湿。

湿热:四季潜伏“更狡猾”,湿热胶着困阻于脾胃,人体会出现脾虚困顿,脸色萎黄,身体僵硬、沉重、各种关节疼痛等症状,很难祛除。肥胖及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属易感人群。

图片
暴雨祛湿第一步:吃对才能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饮食调理是祛湿首战,建议少吃甜腻食物,少吃猪肉、牛肉、羊肉,少喝冷饮,多吃鸭肉、菱角、莲子、芡实、苦瓜等清暑祛湿。另外,分享大家一些消暑祛湿茶饮方。🍵

姜桂化湿散寒汤:桂枝9克,干姜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甘草5克代茶饮。此汤不适合内热易上火人群。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煮水。生姜散寒,红枣补血,每天喝一杯。也可以选择姜枣膏,更加便捷地冲泡饮用。

图片

图片
暴雨祛湿第二步:按揉消暑祛湿穴

吃好喝好,现在我们还可以打开身体的祛湿“加速器”,可每日按揉消暑祛湿穴位,以局部酸胀为度。

🦶丰隆穴:外膝眼和外侧的踝尖连线的中点处,迎面骨旁开2指。有化痰作用。

🦵足三里:小腿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主治胃肠病症,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症。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

图片
暴雨祛湿第三步:专业方案为健康护航

当湿邪缠身较深,或体质特殊、感觉自行调理力不从心时,专业的解决方案更为安全有效。在暴雨后的关键恢复期,许多人群选择借助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结晶的中医协定处方:

中医协定处方·桑术养正饮

“桑术养正饮”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结合暑湿特点及“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理论制定。

处方由桑叶、苍术、茅根、银花、陈皮、生黄芪组成。桑叶宣肺,苍术化湿避浊,茅根、银花解毒,茅根又可利尿、避免伤阴,陈皮化湿和中,黄芪扶正气,全方共奏扶正祛邪、养内避外之效。

图片

使用方法:每次取1包置于杯中,注入200-300ml沸水,闷泡约10~2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代茶饮频服即可。


图片
桑芪化湿方
图片

组成:霜桑叶、生黄芪、炒草果仁等

功效主治:宣肺利湿,和中扶正

图片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订阅号
  编辑:乔雨园

审核: 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