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我的中医护理路 | 推荐作品展示(二十七)

为展示新时代中医护理人精神风貌,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开展“我的中医护理路”分享展演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动情讲述自己与中医护理的故事,诠释出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与临床价值。现将评选出的30份推荐作品进行展示。












我的中医护理学习之路——承岐黄薪火 创护理未来


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刘素珀,回顾我在护理岗位工作37年来,护理如同温暖的烛光,照亮着患者康复的道路。而当护理与古老而深邃的中医智慧相结合,便开启了一段充满魅力与挑战的中医护理学习之路。

刻苦钻研精技术

1999年9月在护理岗位上工作13年的我来到了大兴区中医院工作,看到病房内十二经络图及带有中医特色的药食同源健康教育内容,看到医生给患者进行针灸、隔姜灸的操作,病房内散发着艾烟的味道,踏入了中医护理的大门。根据国家中医院对非中医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进行100学时的学习,参加医院组织的西学中培训,慢慢的开始了中医知识学习之路。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屠志涛局长给北京市中医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会议上明确指出“用护士倒逼医生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要求,在国家政策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级中医医院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作为中医医院护理队伍的“领头雁”,我一步一个脚印系统学习,从《零基础学中医》到学有所用的《一病一讲》到引经论道的《黄帝内经》再到别有天地的《讲透中药》《中药方剂学》,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中医知识的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临床实践中,我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护理技术。比如,对于寒湿凝滞型的患者,我会运用艾灸来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则采用耳穴压豆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实践中充分将中医辨证思维运用到各项中医适宜技术中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等。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我亲自示范操作,手把手地指导护士们,确保每一个动作都规范、准确。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撰写院内《中医辨证食疗方》一书,深化中医护理服务内涵,这本书凝聚了我们团队的智慧和心血,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事必躬亲担使命

作为一名中医护理引领者,独学不如众学,众人拾柴火焰高。带领全院护理人员开始了学习中医的征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员线上学习岐黄天使西学中150学时;请老师进行院内系统学习耳穴疗法、刮痧、艾灸等技术,共培训护理骨干150余人次;在学习班上,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护士搭建学习、进修平台,先后培养了各专业专科护士、中医护理骨干人才 40 余名。每一次的外出学习都是护士们开阔视野、提升技能的宝贵时刻。她们到全国知名中医医院,观摩先进的中医护理技术,与同行交流经验,将所学带回医院,为医院的中医护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深入病房,实地观察患者的症状,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创造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兴趣,提升自学能力,主动探索、钻研中医护理知识,从古籍、文献中查找素材和启发点,在临床工作中主动运用中医术、护、膳,提升中医辨证施护的思维。

杏林天使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大兴区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我积极带动一级医院中医护理发展,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采取培训式督导方式,将中医护理标准方法提供给基层护理人员,优化其工作制度和流程,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不辞辛劳,奔波于各个医院之间。与基层护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倾听她们的困惑和需求。针对发现的问题,我精心制定培训方案,从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到护理文书书写,从感染防控到患者安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通过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一系列讲座,为中医护理事业传承和发展注入新动力。在讲座中,我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中医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和策略;分享成功经验,激发基层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护士的价值。帮助一级医院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被聘为中医护理专家出诊,每周出诊一次,为患者提供耳穴埋豆、艾灸、拔罐、中药熏蒸等多种中医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中医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还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中医护理人才。在出诊时,遇到了一位老年患者,因胃部疼痛难忍,彻夜不眠,医生没有更好的办法,求助于我,我仔细的询问病史、查体,综合评估后给予艾灸治疗,当晚患者疼痛就缓解,通过7天治疗,患者康复出院了。

作为北京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示范中医护理门诊,年服务患者 7 万余人,年收入1500万余元,在病区内打造“一证一品”病房建设。每年组织“兴国门杏林天使护健康”中医护理技术进基层医院、社区、部队、机义诊、科普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年服务患者千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还普及了中医护理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认可中医。

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有 6 个科室成为北京中西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每年接收进修中医护理人员20人,弘扬中医文化,助力百姓健康,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于 2024 年 5 月,荣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刘素珀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我将以此为新起点,在中医传承之路上步步生花。我将继续坚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经典为基,临床为本,重视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丰富专科护理手段,推动中医护理高质量发展。

细微之处显真情,平凡之中见伟大。我将继续砥砺前行,我将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的精髓,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护理人才,为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编辑:乔雨园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