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新时代中医护理人精神风貌,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开展“我的中医护理路”分享展演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动情讲述自己与中医护理的故事,诠释出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与临床价值。现将评选出的30份推荐作品进行展示。
做“用科研守护生命的”人
赵俊英是一名急诊科护士长,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副主任护师,北京市第一批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参加临床护理工作18年,任职急诊科护士长8年,挂职五寨县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1年。主持院级课题2项,主研局级课题3项,以主要起草人起草团体标准1项,参与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个案4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先后荣获国家卫健委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23年北京青年榜样、2023年石景山区青年榜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护理岗位荣誉工程“十最”-“管理之星”和“科技之最”、中国中医科学院抗疫先进个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护理管理、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护理教学、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个人,多次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优秀护士长,下面是我中医护理科研成长之路。
一、懵懂
2006年护理专科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护理工作,那时科研离我很遥远,我也没有意识向它靠近。直到2014年专升本,从毕业论文开始,我才慢慢接触到护理科研。
记得写毕业论文时,在拟定了题目《储药罐在神经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之后,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各大网站查询资料,再结合自身情况,想摸索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然而,事与愿违,第一次就败了,可行性没有事先评估好,研究到半路就以失败告终。好在那时有同事和在一起念书的同学激励,同时也为了能顺利毕业,我再一次继续琢磨,这次琢磨的时候自己留了个心眼,自己先做了预实验,重新评估,检索文献,再次总结,最终结果虽然不够理想,但到底还是符合了要求,顺利毕业,并取得了学士学位。
二、萌芽
作为科室为数不多的本科护理人员,科研的任务不知不觉地向我靠近,而我亦无法站在原地,只能向前。首先靠近我的是院内课题。也许是因为有上次毕业论文的科研失败与成功的锤炼,我再次捡起当时的资料,以《储药罐特色疗法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瘙痒症的效果观察》为题树立标靶、检索文献理论支撑、临床预实验科学佐证、开题报告拉开帷幕,此次院级课题申报相对比较顺利,但在研究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顺利,伦理审查就给我浇了一盆冷水,主审委员一句“样本量计算不合理”和“众所周知,局部皮肤涂抹激素2-3天,神经性皮炎就能治愈,储药罐技术治愈需要多少天”就让我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在仔细看看申报书,确实是研究方法设计不够严谨,进行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有干扰因素,虽然有同事帮助我攻克统计问题,但是研究到最后还是没能回答治疗时长问题,研究结果以虎头蛇尾草草结题。
三、破土
2016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举办“北京市第一批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我有幸参加了280学时的理论培训,和49天的适宜技术学习,结业时,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有了之前踩过坑的经验和这次的系统培养,开题报告非常顺利。撰写的论文第一次投稿,也很快被录用,自此开启了我的科研“多米诺”。原来工作中不缺科研的点子,缺少的是发现科研的眼睛并为之坚持的内心,初次小试牛刀和系统培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的涟漪,自此作为我院首批中医护理门诊出诊专家,我观察到不同的护理人员操作手法、时间、角度、力度以及所用工具各不相同,患者的感受及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临床用的蜡疗治疗时辅助套价格昂贵……原来只要留心、耐心、有心、用心,处处皆是科研“新”。
四、绽放
2018—2021年,我以中医技术不规范问题为导向,经过百余例患者观察后,“头面部刮痧治疗干眼的规范化研究”和“刺络拔罐干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规范化研究”2项护理科研分别作为面上项目和重大公关项目于2018年和2019年先后立项了,历时两年,规范化的头面部刮痧和刺络拔罐技术均通过我院新技术审批,应用于临床。
我记得有一位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史叔叔,他眼球突出,眼裂增宽,我遵医嘱给予规范化的太阳穴和大椎穴刺血拔罐,五分钟后,她告诉我她的眼睛不那么胀了,感觉轻松了很多,眼睛好像也回缩了,四次治疗后,我观察到她的眼球突出和眼裂宽好多了,她也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个影响她容貌的疾病,让她辗转求医很多年,多家医院都给他判了死刑,之前她虽然也试过拔罐,但由于拔罐位置和力度不同,效果不甚理想,这次她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我们医院,没想到还真的见效了,不禁感叹我的刺络拔罐太神奇了。
五、播散
2022年,我参加五寨县中医院驻点帮扶,将规范化的适宜技术带到偏远地区,规范了当地的技术操作,记得一位干眼的张阿姨,因眼睛干涩来到医院就诊,我立即给予规范化的头面部刮痧,操作过程中,他闭眼享受着刮痧板在她眼周穴位刮拭,她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进行头面部刮痧,这个操作一点也不疼,就像是有人在按摩脸部穴位,很舒服,和想象中的刮痧完全不同,治疗完成后,他睁开双眼,激动的握住我的手说,我的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眼前都亮堂了,一年的乡村振兴工作,我通过义诊巡诊,让规范化的中医技术走进千家万户,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规范的中医技术服务,获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我也因此获得了“2023北京青年榜样”这一殊荣。
科研本身就是向上攀登,正如爬山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是征服困难、超越自我,我们自然要享受成功登顶的喜悦,但更要享受这个不断挑战、不断进步的过程。十年磨砺,过程虽苦,结果很甜。作为中医护理人,我将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做用科研守护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