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我的中医护理路 | 推荐作品展示(七)



为展示新时代中医护理人精神风貌,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开展“我的中医护理路”分享展演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动情讲述自己与中医护理的故事,诠释出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与临床价值。现将评选出的30份推荐作品进行展示。












我的中医护理教学之

——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伤口护理教学难题

岳丽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疮疡血管外科


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同时成立了疮疡外科,科室继承发扬了赵炳南、房芝萱、王玉章等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中医技术,拥有多个名家研究室,以及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于2017年成立了燕京疮疡护理门诊并成功申了报“一证一品”示范病房,从此我们的护理团队也登上了专科护理发展的高速路。我们传承了多种中药制剂、包括粉剂、膏剂、以及由护士制备而成的特色中药纱条,配合蚕食清创换药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促进疮疡愈合方面疗效显著。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也形成了“燕京疮疡护理品牌“。

我叫岳丽娜,是一名主管护师,护理学、心理学本科,担任疮疡血管科护理教学主管八年,任职期间,亲自带教了包括护理实习生、低年资护士、进修学员及专科学员在内的逾百名学员,致力于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

疮疡科护理教学的特色,在于以燕京外科学术思想为指导的伤口中医护理辨证施术。通过对伤口的评估,进行阴阳辨证,以此为基础辨别患者伤口气血、津液、正邪等情况,实施蚕食清创换药、药捻换药、中药贴敷、中药溻渍等伤口护理技术,并结合患者辨证辅以中药膏摩、温通刮痧、刺络拔罐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促进伤口愈合。

在临床带教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伤口护理教学领域存在着诸多严峻挑战。复杂多样的伤口案例,其直观而真实的形态与状况,往往对学生群体构成强烈的心理与视觉冲击,部分学生还会因此产生不适感受。尤为深刻的是,一名实习女生在随同进入病房后,立即显现出极端不适,面色苍白地冲出病房,蹲在走廊边,紧握着拳头,却遮挡着双眼,未曾预料到日常带教活动竟能对初出茅庐的学生造成如此强烈的心理冲击,虽然我及时的进行了安慰和疏导,但学生心里仍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不愿再进入病房,并不断说着:“我可能不适合干护士。”一个经过4年本科培养的护士生,含泪表达了对护理职业的疑虑与自我质疑,有可能因为这一件事而脱离护理队伍,让我内心自责不已,同时也励志改变这个现象。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不断地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起初,我发现擦手纸上的纹路很像肉芽组织的形态,随及用水彩在擦手纸上绘制伤口,并将绘制好的伤口图形固定在身上,让学员尝试着进行换药处理。一次突发奇想,桌上的一个食材进入了我的视野,这种常用的食材,比用在纸上绘制的伤口更有立体感。从此,我尝试采用一些常见的食材,如白萝卜、南瓜、冬瓜等,作为替代品来模拟伤口。我指导学生们在这些食材上用水彩绘制伤口,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构建伤口、处理伤口,通过这种直观而又相对温和的方式,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伤口的形态和特征,以玩促学,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现实场景抽离,深入参与到自己构建的护患场景中去,淡化学生对伤口的厌恶与恐惧情绪。并且用颜料制备成我院中药纱条的样子,让学员根据伤口辨证,选择适宜的中药纱条进行换药处理。而且,这些食材是真实的,它们有时也会带着伤口,比如生长过程中磕碰后形成的一块厚厚的皮壳,类似胼胝;比如教学用的南瓜不小心和热水杯放在一起,第一天可能像个浅表烫伤或者二期压力性损伤,第二天软塌流水,就可以模拟个糖足感染,给它来个清创去除腐坏组织,再进行包扎。一份食材,模拟多个伤口场景,活学活用,且价格低廉,取材方便。

现如今,更是实现了仿真伤口模拟,定制仿真伤口图样贴纸,再辅以一些简单的化妆工具,让学生模拟患者,更能让学员们身临其境,完成着一场场仿佛真实场景的护患交流。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面对真实的复杂伤口时,不再表现出之前的恐惧和逃避,而是能够以专业、认真的态度进行处理。他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抵触,逐渐培养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之后,我把这些食材带到了国家级会议上与护理同仁进行分享,在这场关于各种各样复杂伤口的学术盛宴上,出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展览,伤口两个字带来的负性情绪一扫而空。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科普宣教也可以用此方法。大家在惊叹食材伤口的创意之余,也悄然间接受了伤口相关的科普知识,消除了对于伤口的抵触心理,开始主动寻求着各种各样的帮助。如此好的科普效果,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对伤口有所了解,因此,我带着我的南瓜,走进了养生堂的直播间,为大家分享知识,答疑解惑。

而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勤练技艺,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成功申报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岳丽娜燕京疮疡护理工作室”,这是对我在专科领域的认可。我也非常感谢医院在我成长路上的引领,以及科室的培养与支持,我深知护理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依然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乔雨园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