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新闻

特别关注 | 中医专家详解小暑养生要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7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重点介绍小暑时节的健康知识。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鲁艺提供了小暑节气的养生建议。

“小暑时节,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非常疲惫,甚至感觉到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一系列症状。”鲁艺介绍,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暑邪的特点有关。暑邪第一个特点是热邪,容易耗气伤津,造成疲惫。第二个特点是湿邪,湿性重浊黏腻,很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方面的问题,又容易困表,造成头疼、头重如裹、身体酸重等一系列症状。

为此,鲁艺建议,在饮食上主要针对热邪和湿邪这两个特点来养生。对于暑热之邪,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绿豆,还有像丝瓜、黄瓜、冬瓜,起到清热化湿的作用;针对湿邪的特点,选择健脾燥湿或者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莲子、山药、薏仁、陈皮等;对于湿邪困表,可以选择像苏叶、藿香、砂仁等食物以达到燥湿解表,芳香醒脾、开胃的效果。

同时,鲁艺建议,小暑时节要特别注意心和脾这两个脏腑的养生。针对心这一脏腑的养生,可以减少过度消耗体力,多静少动。同时避免过度忧思,避免干扰耗伤心血。如果出现胸闷、口干、短气等症状,可以服用一些像生脉饮或者西洋参茶来改善这些症状;针对脾这一脏腑的养生,可以有意识地多服用一些健脾的食物。可多吃像薏仁、山药、陈皮等食物,同时避免过食寒冷,以免造成寒湿困脾的现象。

“心主神明,心乱则神乱。”鲁艺表示,在夏季调节情绪的时候,更倾向于从心这一角度进行调摄。她建议,要“静以养心”。夏季时尤其是在小暑时节,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避免在高温时进行剧烈活动;可以在气候温和的时候比如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如散步、打八段锦等体力消耗不大的活动,以有助于气血流通;要“小睡安神”。在夏季的中午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有助于我们收敛心神。如果没有条件午睡,也可进行打坐、静坐,或者闭目养神等活动;同时还可通过穴位揉按或者食养进行调摄。鲁艺介绍,在天气炎热、心情烦躁甚至心率紊乱的时候,可以通过揉按劳宫穴和内关穴这两个比较常用的穴位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

“在食养方面,可以通过泡饮药茶或者食用药膳来改善心情。”鲁艺建议,在小暑期间,如果感到心情郁闷压抑时,可以用茉莉花、薄荷等泡茶,具有疏肝解郁功效;如果心火比较亢盛,比如心情烦躁,且伴随有口舌生疮、口干舌燥现象时,可以使用竹叶、莲子心等泡茶,帮助清心火;如果感到疲惫没精神,且睡眠不好,可以用小麦、龙眼肉煮粥,帮助益气健脾,缓解精神不振的现象。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编辑:乔雨园

审核: 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