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活动信息 | “首都中医药创新转化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系列培训——中药新药开发与转化专题培训会”顺利召开


为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推进北京一流特色学会建设,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办,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中医药学会联合承办的“首都中医药创新转化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系列培训——中药新药开发与转化专题培训会”于2023年4月27日顺利召开。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北京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娟,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一级主任科员林文慧,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等领导及专家莅临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娜主持。


邓娟秘书长在致辞中对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成果转化、新药注册备案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大家开拓创新转化思路,凝聚专家力量共识,更好服务临床、服务社会,进一步为首都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胡凯文主任委员做“首都中医药创新转化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系列培训”项目介绍,该项目聚焦“中医药创新转化”,涵盖制剂转化、临床新药转化、医疗器械研发与转化、中医大数据转化应用及中医药创新转化典型案例分享等内容,旨在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核心竞争力,助力推动中成药品种再开发、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推进首都中医药现代化建设进程。



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实施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战略,学会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成立“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专家库”,15位专家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三位一体”工作建言献策,开辟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李德娟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首都率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路径,积极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积极会同药监、医保等部门优化政策环境。希望大家通过培训,熟悉新药研发政策、方法和路径,主动思考中医药特色优势如何发挥,善于运用科技前沿技术为中医药原创思维进行赋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进一步服务首都功能,服务人民健康,为首都中医药工作率先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



大会围绕战略引领赋能、中医思维驱动、经验传承分享三个板块进行学术交流,邀请北京市药品审评检查中心副主任于震、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倪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孙海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方证研究中心主任柏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医学转化中心主任路遥、北京中医药学会制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楠楠、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王凤云、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所副所长高蕊等各领域专家,以“医疗机构制剂审批政策法规解读”“中医原创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管理模式与流程”“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的技术分析”“医疗机构制剂新药转化时的成药性评估”“基于临床经验方-医疗机构制剂-中药新药研发模式策略研究及实践”“中药制剂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享与实现”“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与新药转化”“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设计思路与方法”为题进行经验分享。



此次会议为系列培训第一讲,吸引来自高校、中医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研发企业200余名代表到会。大家纷纷表示,会议系统梳理中药制剂研发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临床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后续学会将继续聚焦中医药创新转化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进展,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享、学术沙龙等形式,区分模块、区分专题进行多维度培训,着力培养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进一步推进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END


  编辑:崔茜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