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活动信息 | 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2年10月28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承办的“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盛大开幕。


大会旨在通过分享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学者搭建交流6台。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首都国医名师、原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红旭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开幕式首先播放一段主题宣传片,刘清泉与刘红旭教授介绍“紫金·宽街”深刻蕴意。随后,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全国名中医张炳厚教授,首都国医名师佘靖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瑞杰教授等国内中医药领域、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大会的顺利召开,表达真挚的祝福与祝愿。



开幕式上星光熠熠,精彩纷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杨娜,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教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屠志涛会长受邀为开幕式致辞。  

                                      

刘清泉教授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致辞。他表示,很遗憾因为疫情的缘故,此次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通过线上形式举行,但是举办形式并不影响会议的精彩程度。本次会议覆盖国内国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领域最前沿的学术内容,展现最新学科发展动向。希望未来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成为北京中医药领域的品牌性会议,以心血管学科为始,促进不同学科共同提升,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杨娜副秘书长代表北京中医药学会致辞。她指出,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做好专业临床研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目前,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上升,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渐渐普及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治疗心血管病优势,是广大中医心血管病工作者的探索方向。



王国辰教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致辞。他表示,我们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本次大会大咖云集,高朋满座,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经验交流的一次盛会,充分体现在发扬中医药临床优势和特色作用的同时,坚持中西医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思路,期待未来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可以成为心血管领域一张亮眼“名片”。



屠志涛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着重思考如何继承前辈初心,引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方向,使其符合健康中国发展方向;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医生,形成良好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模式;如何真正解决心血管领域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是现阶段中医心血管领域三个工作重点。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当前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更多思考。


开幕式过后,嘉宾们带来一场前沿与创新并举的主题演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首先带来《中国心血管病在研RCT研究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讲述《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思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显教授带来题为《中西医冠状动脉疾病抗炎治疗进展》的主题演讲。



在名医名家传承论坛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苏庆民教授带来国医大师翁维良的《郭士魁类症伤寒论》解读;全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郭维琴教授分享《冠脉介入治疗后益气活血凉血解毒法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学会韩偎偎教授做国医名师佘靖经方治疗心血管病经验概要学术报告。


本次紫金·宽街心血管论坛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设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15大板块,45个讲题,包含现代心血管领域最新进展和中医千年学术传承的经验总结,覆盖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方方面面。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围绕冠心病、冠脉生理学、电生理学、胸痛中心建设、肺血管学等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对心血管疾病中医、西医及中西结合的现状与未来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

为期两天的会议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视科研、关注创新,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及中青年医生们秉承奋进、包容、开放、多元的姿态,为我国心血管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未来发展凝聚蓬勃力量!





  编辑:崔茜

审核:韩偎偎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