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9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临床中药学药学服务与实践技能培训班在线上成功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王春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白鹏主持。
培训班邀请北京中医学、中药学和临床药学等领域的10位资深专家授课,分别以中药饮片的鉴别及应用、经典名方的历史源流及应用、医院中药制剂的传承及应用、经典与炮制、中药政策的解读与实施、肿瘤及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思路、用药与管理、中成药说明书与药学服务为题,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授课,为药学同仁们献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国药泰斗、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从历史记载、野生药材道地产区、来源科属、外观性味、断面形态、临床功效等多个角度,剖析了临床用药量较大且易混淆的中药桔梗与南沙参的异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春生教授,从药材基源解析、中药特征、性能差异以及药材饮片的真伪鉴别等角度,着重讲授了临床常用柑橘类中药及其临床应用的辨析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执行院长、河南省洛阳市中医院曹俊岭院长,分享多年来从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真知灼见;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王景红主任药师,分析了妇科经典名方的历史源流与临床应用,并强调要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合理用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张颖主任药师从《伤寒论》出发,以古鉴今,梳理古今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变迁,阐明中药炮制理论传承的重要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教授,分享其团队承担国家药监局《中成药说明书安全信息项目修订技术规范》项目的研究成果,强调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应重视药品说明书所提供的安全警示信息,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华国栋主任药师,介绍了当前医院中医药学发展态势以及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政策,对中药制剂和临床用药评价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吴剑坤主任药师,介绍了北京中医医院颇具临床特色的院内制剂,提出要管好、用好院内制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医者智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金敏主任药师,讲授了肿瘤的中西医治疗思路和用药方案,强调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特色优势;北京中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鲁姝副主任药师,分析了西药和中成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及利弊,并提出要对患者加强针对性的用药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赵奎君主任药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强思思副主任药师、蔡悦萍副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郭桂明主任药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培红主任药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红燕主任药师对授课内容做精辟点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孔祥文主任对参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线上的同仁表示感谢,并对十位专家的授课进行总结。她指出药学服务一定要转型,要把药师对药品的认识和管理上升到疾病认识基础之上,不断拓展药学知识范畴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融入临床治疗团队。
本次培训班学术气氛浓厚,培训内容丰富。对拓宽医院药学人员知识面、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