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颜正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张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联合承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物警戒》期刊战略合作工作站共同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BT20220128025)“第七届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研讨会暨青年药师论坛”于2022年7月22日-23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以“传承·安全·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中药工作者参加培训。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娟主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中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停、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主任张冰、北京市隆福医院院长彭堃,副院长田志军、王元利、冯涛等专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学员们一起观看“弘国医之道 担传承使命 立品牌旗帜”视频,牢记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嘱托。中药学院雷海民院长致开幕词,对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成为北京市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品牌项目表示赞许;中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停表示以张冰教授为引领的临床中药学科,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促进临床中药学思想的传承和落地。
项目主持人张冰教授带领大家回顾项目的举办历程,以往6届研讨会紧密围绕“临床中药学服务”这一核心,涵盖学术传承、政策解读、药学服务、安全警戒、人才培养、青年论坛及临床实践等模块,共邀请全国100位医、药、管、研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辐射全国近30省市,32万余人次参加培训。建立2家颜正华名医工作室分站、25个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出版11部系列丛书,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药师传帮带队伍,影响深远。
北京市隆福医院作为颜正华名医工作室分站、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代表,彭堃院长介绍隆福医院创新临床“中西结合、医教结合”诊疗新模式,继承并发扬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书记指出临床中药师队伍的储备、建设与发展对国家健康事业极为重要,临床中药学科是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的典范,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践行“医药融合、药教协同”的育人理念,将进一步打造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继续教育平台、培养“精药通医”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对颜正华名医工作室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研讨会满足了临床、学术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后,临床中药师、临床中药学服务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临床中药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不断提升临床中药师服务水平,服务首都功能、服务人民健康,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届培训研讨会共设置政策解读、药学服务与安全警戒、名医传承与青年论坛四个模块,邀请17位来自“医、药、管、研”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分享。
政策解读模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财司副司长贾忠武剖析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王海南解读《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药品评价中心中药部副部长宋海波介绍药品安全与医疗机构药物警戒。
药学服务与安全警戒模块,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冰教授汇报《续薪火·立根基·启未来——临床中药学科服务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胡镜清介绍《中药新药研发变局中的新局》、云南药品评价中心主任傅文分享《临床药物警戒活动中的风险发现与识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丽霞主任介绍《中药处方点评流程与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林晓兰分享《药学门诊与中西药合用的药学服务》。
名医传承模块,北京中医药学会邓娟秘书长介绍国医大师颜正华传承工作进展与成效、北京中医药大学洛阳中医医院曹俊岭主任分析中药临床药学的高质量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用药特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张苍主任分享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用药特点。
青年药师论坛模块分为会议交流与电子海报交流两部分。会议交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嘉瑞教授、石琳主任,中日友好医院柳芳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田晶辰药师,甘肃省人民医院顾志荣药师从临床中药学研究、服务实践等方面进行展示。电子海报交流共收到来自全国13家医疗机构和大学近30份海报,北京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评审,从中评选出5份优秀海报进行鼓励。林志健老师代表学会总结了本次青年药师海报评审的意义和初衷,通报评审结果。认为青年药师海报学术特点鲜明,形式丰富,以临床中药学为核心,全方位涵盖了临床中药学服务和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青年论坛的开设为临床中药师队伍搭建了多元化学术交流互通的平台。
此次研讨会云集各级领导专家,汇聚一线青年人才,吸引了13万余医药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点击观看,从多个层面和维度深化临床中药学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编辑:崔茜 陈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