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15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承办的“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医膏方应用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本次学术会议以“科技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汇聚国内中医药领域顶尖专家、临床医师、学者,共同探讨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药,特别是膏方应用的深度融合,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治未病理念的推广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郭兰萍,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宋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王培利,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原副所长战嘉怡,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治未病发展专项基金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常在川,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中心主任张振宇等出席会议。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行业学者等线下参加培训学员200余人,线上平台直播学习人员9万人次。
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郎娜主持。宋坪副院长开幕致辞,她指出本次学术年会紧扣时代脉搏,以“科技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旨在通过现代科技与传统膏方的结合,全面提升治未病服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中医药服务的手段。西苑医院作为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作为国家优势专科,近年来在膏方科研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希望治未病专委会、治未病中心能够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为学科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张晋主任在大会上作年度工作汇报,并对未来治未病学科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学术交流环节,战嘉怡教授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临床经方转化膏方等健康产品要略”。张晋教授分享“运气膏方缓解长时间疲劳临床研究”,阐明运气膏方在临床治疗疲劳的优势。郎娜教授以“膏方在难治性皮肤病方面的应用”为题,讲解如何利用膏方治疗湿疹、银屑病等难治性皮肤病的临床经验。王培利教授以“中医临床科研思考与展望”为题,深入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科研转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郭兰萍教授分享“中药资源多样性及中药材品质保障”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技术,“三因制宜”优选中药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跃华教授详细介绍“劲骨坚膏方”在治疗肌少症方面的临床应用,化繁为简地分享膏方组方经典原则。张翠珍教授分享膏方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经验,以经典案例进行剖析。高峰教授深入探讨“膏方中名贵中药的品质评价”,详细介绍道地药材特点。
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方金教授以“针灸心法浅谈”为题,深入探讨针灸的理论和实践,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发。张晋教授以“施奠邦教授学术思想”为题,回顾著名中医药专家施奠邦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传承学术思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迟慧彦主任作“黄尧洲教授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主题报告,分享黄老治疗皮肤病的外治心法临证经验。
本次培训班安排学员们到西苑医院药学部制剂室、煎药室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膏方煎煮、浓缩、收膏等传统工艺,观摩现代化设备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学员对膏方的生产过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未来,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将继续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凝心聚力、搭建平台,携手行业学者,在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学会支持下,在西苑医院指导下,不断深化科技与中医药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治未病学科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