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活动信息 | “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顺利召开



2024年11月14-15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颜正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张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联合承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中国毒理学会循证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物警戒”期刊战略合作工作站共同协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项目编号:GZZYJJTJ0128003)顺利召开。



本届会议以“智慧赋能·融合创新·推动临床中药学服务”为主题,旨在促进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深化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药信息学的融合创新,探索智慧医疗背景下临床中药学服务的新模式、新策略与新实践。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李德娟副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管理处张涛静处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科研信息处宋海波副处长、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邓娟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傅骞书记、雷海民院长、北京市总药师赵奎君及项目负责人张冰教授出席会议。培训为期两天,线下吸引来自全国25家颜正华临床中药学科服务基地代表及10余省市的180余名临床中药工作者参加,线上直播累计观看达4.5万人次。













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杨娜主持。雷海民院长开幕致辞,他表示,张冰教授带领的临床中药学科完善“医药实研润”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学校将持续支持临床中药学高水平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张涛静处长致辞,对孟河京派颜系学术传承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未来临床中药师要进一步提升中药药事服务质量,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李德娟副局长致辞,肯定了该项目对临床中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临床中药学服务体系。





开幕式举行张冰教授团队牵头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预发布仪式,该系列标准从技术层面规范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风险评估与药物警戒工作,旨在推动大数据环境下临床中药服务的规范化与智能化发展。



学术交流环节,药物警戒模块聚焦药品安全与智慧监管,推动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药物警戒体系。宋海波教授作“药物经济数智发展的思考”报告,傅骞书记分享“‘薪火中国药’中药学教育专用大模型开发探索与实践”,吴嘉瑞教授介绍“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中成药精准评价创新与实践”,从政策、技术、实践多维度探讨中药安全用药的未来路径。



岐黄论坛模块,立足中药理论创新与临床转化,彰显中医药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张冰教授阐述“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王伽伯院长探讨“间接毒理学赋能中药风险识别与防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黄宇虹院长分享“以临床获益-风险为导向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策略与方法”,推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评价方法学创新。



名医传承模块聚焦学术经验的系统整理与活态传承,推动名老中医思想在当代临床中焕发新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院申春悌教授解析“孟河医派与国医大师颜正华的传承”,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邓娟主任总结“国医大师颜正华脾胃病治疗学术特点与传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鲁姝主任、重庆中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王琴主任、北京市隆福医院闫玉琴副主任医师分别从工作室建设、药学服务与肿瘤治疗等角度呈现张冰教授学术思想的临床转化成果。



药学服务实践模块,聚焦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与管理模式创新,助力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提质增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进行“药师职业发展路径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曹俊岭书记探讨“标准化助力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药学部金敏主任分析“中药颗粒饮片应用现状与药学服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庄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金锐、应急总医院药学部李怡文、甘肃省人民医院毛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蔡悦萍等专家,分别从药学门诊、智能审方、儿科用药、治未病体系构建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分享实践经验。



本届大会特设菁英交流模块,体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职业贯通培养模式,为青年学者搭建展示平台,推动科研创新与学术传承双向赋能。北京中医药大学胥亦、王郝嘉、皮雯敏三位青年学者分别就“中西药联用的药学服务探讨——以非布司他联用菊苣为例”“基于T细胞功能激活的中药单体筛选及其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超分子化学探讨中药配伍煎煮的物质基础及其临床服药启示”进行汇报,为临床中药学服务实践奠定基础。

















本次学术交流云集行业专家与青年人才,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临床中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培训班已经连续举办十届,始终紧扣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体系建设与创新深化,通过落实药物警戒制度、传承孟河京派颜系学术思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为保障中药安全合理使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编辑:乔雨园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