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活动信息 | “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紫金·宽街心血管会议”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日,“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紫金·宽街心血管会议”在京成功举办。会议通过政策规范发布、专家共识解读、临床研究分享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最新成果与实践路径。线下300余人参会,线上4万余次观众共同参加学习,交流氛围热烈。















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刘红旭教授主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岐黄学者朱明军开幕致辞,表达了对会议热忱的期望及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殷切期许与光明展望。



北京中医药学会杨娜秘书长致辞,她表示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继续发扬中医药的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融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中勋书记致辞,介绍心血管在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情况,指出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中医药心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李德娟副局长致辞,她提出要加强科普工作,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整体水平,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立覆盖医教产研的共谋共建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我国中医药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






会议发布四项关键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明确指引。包括《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机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冠心病)》《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胸痛中心建设路径》,以及《心血宁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血脂平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这些规范与共识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中医心血管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实操依据。



学术交流环节,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吴宗贵教授带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介绍,为与会者展示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朱明军教授详解射血分数保留心衰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教授分享他对于心病气虚血瘀证循证评价的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安冬青教授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对于血管衰老进行阐述。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中勇教授带来从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安涛教授为观众详细解析心力衰竭国家指南的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永霞教授介绍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曼教授对QUEST研究:通络药物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评估研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周琦教授针对自灌注球囊临床应用进行经验分享。解放军总医院金琴花教授为观众们进行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价专家共识解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邢文龙教授分享冠状动脉微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刘红旭教授为大家介绍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研究的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岩教授和大家分享FFR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的FAIR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伟教授则为大家讲解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西医研究进展。



江苏省中医院陈晓虎教授介绍昼夜节律与双心疾病的关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姚魁武教授和大家分享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研究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来晓磊教授分享糖心共病的规范化的管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从中医络病学-脉络论切入,谈通络药物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再灌注损伤的讲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樊民教授带来一项LESS研究解读:麝香保心丸治疗ANOCA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一项临床试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尚菊菊教授为大家带来益安宁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优效型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解读。















本次会议聚焦中医药在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应用与规范发展,涵盖心力衰竭专题、高血压专题、心律失常等十余个专题,不仅为心血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水平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乔雨园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