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活动信息 | 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四届神经眼科新技术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习班顺利召开


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神经眼科(针灸科)联合承办的“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四届神经眼科新技术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学习班”于2024年8月18日在北京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王影教授主持本次会议。王教授提出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一颗璀璨明珠,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中医更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无数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本次会议盛邀国内众多知名专家,他们将为眼科学者们呈现知识的盛宴。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院长温艳东进行开幕式致辞,温院长强调,“十四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中医眼科在临床诊疗中更具特色,而且疗效显著,中医药传统价值获得越来越高的尊重,未来发展值得大家期待。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张红教授对眼科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及成就进行总结,强调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重要性。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魏世辉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中西医神经眼科先贤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眼科疾病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学科未来蓬勃发展表达了高度信心。


学术交流环节,魏世辉教授就高度近视相关视神经病变展开深入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韦企平教授分享不典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手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军教授分享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所致视神经损害的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对文献研究、临床表现、手术技术等进行报告。中日友好医院金明教授介绍中西医协同在视神经疾病中的诊疗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白吉伟教授讲授神经外科视角下的鞍区解剖、影像与手术,介绍鞍区正常影像及血管异常、颅咽管瘤等典型疾病特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河教授线上讲授梅杰综合征与干眼之间的鉴别要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李志清教授线上介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炎症因素及治疗探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姜利斌教授线上分享组织学活检在视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讲述转移癌、慢性炎症等眼病患者的影像学、眼科临床表现。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李会琳教授进行中国糖尿病视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解读与学习。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杨光教授进行防重于治-高度近视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解读,介绍高度近视的遗传特征及中西医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钟勇教授线上介绍视神经保护研究的临床转化困境,强调应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改进动物模型和给药方式,建立统一且安全有效的疗效评价指标。王影教授介绍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的诊断和中医治疗,表明MOG为涉及多学科的交叉性疾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卢艳教授讲解视觉信号传导与重塑,从解剖、功能等方面讲解视网膜与视皮质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视网膜损害会使视皮层出现明显的对应改变,并介绍残留视觉理论、视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志强教授分享工业酒精中毒致视神经损害一例,介绍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等,突出甲醇中毒所致视神经病变应注重急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马瑾教授介绍鞍区及鞍旁病变的眼科临床特征,介绍鞍区及鞍旁病变的解剖、症状表现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武丹蕾教授分享经方在黄斑水肿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从黄斑水肿的病因、分类及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讲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彭春霞教授进行儿童伪盲的诊断思路的探讨,从视力下降原因、诊断过程等讲述如何诊断儿童视力下降。云南省中医医院董玉教授线上分享眼外肌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表明眼外肌麻痹是中医眼科的优势病种。



浙江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剑勇教授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基因治疗进行浅议。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周欢粉教授分享以神经眼科症状首发的眶颅沟通型病变MDT诊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褚利群教授汇报球后穴绝缘电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杨沫教授讲解眼眶核磁基础,强调核磁检查对神经眼科疾病诊断的重要价值。 

至此,会议圆满落幕。会议线上直播点击人次3849次,使更多关心眼科健康的朋友获得更专业的眼科知识。中本次会议聚焦神经眼科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新进展,突出新技术的临床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们分享了宝贵经验和见解,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编辑:乔雨园

审核:   监制:杨娜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bjzy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