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北京地区中医药科技人才成长,同时也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思维碰撞、切磋技艺、展示才华、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展示平台,定于2010年9~10月举办第二届“上工杯”中医药学术演讲比赛。比赛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北京针灸学会联合承办,拟定比赛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届比赛设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负责比赛规则的制定,比赛的组织、监督和管理,主任委员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赵静局长担任,成员由各学会会长和秘书长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比赛的评审,成员由各学会推荐专家组成。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要求各组织初赛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名单连同初赛安排一并报到学会。
二、比赛日程(见附件1)
三、比赛内容
结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学术演讲比赛的主题和内容,本届演讲比赛的主题为:“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内容包括:
1.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经验、思路、心得、体会;
2.自身的学习成果、学习方法、学习过程;
3.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促进公众理解中医药知识与文化;
4.本学科领域或相关专业研究的学术新成果、新观点;
5.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
6.面向首都发展实际,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贡献个人才智。
四、比赛形式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
1.初赛
初赛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可选拔2-3人进入下一轮比赛。各单位的初赛安排(见附件2)上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学会将委派专人对各单位初赛进行巡视。
2.复赛、决赛
复赛由各单位组织报填复赛报名表(见附件3),学会汇总选手、划分组别进行复赛。
决赛由学会负责统一组织实施。
特殊情况下,复、决赛可合并,直接举办决赛。
五、报名条件
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参赛选手报名工作,参赛选手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45岁以下。
2.凡从事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临床、科研、教学、护理工作有关的医务人员、医药企业员工、医学大专院校教师和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
3.参赛选手应是本单位从事科研、研发、技术等工作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
4.凡参加过两次往届比赛的选手不再参加本届比赛,参加过一次往届演讲比赛决赛的选手不得再以相同内容参加本次比赛。
六、比赛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学会及各单位组织的各轮、各场次比赛,比赛现场需在显著位置悬挂或粘贴“第二届‘上工杯’中医药学术演讲比赛初赛/复赛/决赛”标识。
1.复赛视进入选手情况分组进行,决赛选手为8-12名。
2.决赛评委分别由5名专家评委及群众评委组成,群众评委的人数不少于5人(初、复赛可参照执行)。
3.各场次比赛每位选手的得分,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每位专家评委占10分,群众评委占50分。专家评委与群众评委均按照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评定成绩(评分细则见附表)。
4.专家评委在选手演讲结束后,可向其提问(会提前通知提问方向)。
5.选手比赛顺序由赛前抽签决定,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10-13分钟,均要求制作多媒体进行配合。
6.专家评委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并对参赛选手演讲内容的科学性把关。专家评委的人员组成根据选手演讲内容确定。在比赛场地安排和群众评委确定上,力求走进公众、贴近生活,使演讲比赛具备群众性和代表性。
7.比赛会场应具有投影仪(播放PPT演示文档)、扩音等设备,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听众参与活动。
8.初赛评委由各单位自行邀请,如邀请专家评委确有困难,可向学会提出申请进行协调。复、决赛评委由学会负责邀请和确定。
七、奖励方案
1、比赛设“上工杯”个人奖和单位组织奖。
2、个人奖以进入决赛为准,决赛成绩(以10人决赛计算)第一名颁发演讲比赛一等奖证书、奖品和奖杯;第二至四名颁发演讲比赛二等奖证书和奖品;第五至十名颁发演讲比赛三等奖证书和奖品。
3、根据各单位初赛准备、参与培训、组织观众、选手入围等情况,设单位组织奖若干名。
4、决比赛结束后现场颁发获奖证书、奖品和奖杯。
八、要求
1.请各单位
2.组织初赛的单位请于
附件:1. 第二届“上工杯”中医药学术演讲比赛日程表、初赛安排表
2. 第二届“上工杯”中医药学术演讲比赛复赛报名表、比赛评分表
各附件表格可从中医药学会网站下载,填好后用电子信件发回(dyj6418@hotmail.com)。
联 系 人:韩玉洋 董彦菊 黄 毅
联系电话:65223477,65250460,64059495
学会网站:www.bjacm.org(北京中医药学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代章)